学校官网|

心知课堂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心理教育 -> 心知课堂 -> 正文

期末考试焦虑调试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

时间总是飞快,一转眼一学期就要结束了。考试的到来对于同学们来说或许是学期末的重要关卡。部分同学面对重大考试时会感到些许焦虑和恐慌,失眠、食欲降低、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也有可能随之而来。那么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?

一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

  在大考来临之际,有些同学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,这是十分正常和自然的心理现象,而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水平的发挥。关键是自己要主动调节好这种焦虑情绪,不能让其影响了我们考试的正常发挥。因此,大家对自己考前的适度焦虑,不必过分紧张,以免人为地加剧了焦虑的程度,以致干扰正常的复习考试。

二、树立必胜的信心

宋代教育家程颐说到:“学者须要自信,既自信,怎生夺亦不得”,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自信心的巨大作用。考试也是一样的,相信自己的力量,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系统而全面地复习是能够考好的,相信别的考生能做出的题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。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,是考试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。事实证明,自信心能振奋人的精神。只有相信自己能考到理想的成绩的人,才能百折不挠,披荆斩棘,战胜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。

三、考前要休息好

首先,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。这时应该着重看看各种教材,回顾自己的笔记和科目重点内容。这样目的是使曾经学习过的知识翻新、再认、备忘。临考前尽量不要再去开辟“新战场”,做大量的难题。

其次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。在复习迎考过程中,同学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、紧张的状态,由于长期的夜战、疲劳战,导致普遍睡眠不足和生活规律混乱。因此,考试前一定注意适当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且注意把自己大脑的兴奋点调整到白天的考试时间内。

四、调节和控制情绪

当觉察到已产生考试焦虑(一般会出现心慌意乱、焦躁不安、多汗、头晕、恐惧等症状)时,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,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能使自己情绪高涨的刺激物上去,或参加一些适度的运动,也可到室外去散散步,呼吸一些新鲜空气。进考场前不妨做一点自我放松的动作,如:做深呼吸、握握拳、伸伸腿、默诵自己喜爱的诗句或歌曲,或者做些有益的自我暗示,待心情稳定一下再去复习。

(文来源于网络 一审/杨诗雨 二审/李炳辉 终审/江智萍)